“大型科学装置使得研究者有可能获取新的科学发现,它本身就是一个伟大创造。”在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施尔畏看来,像上海光源这样的大型科学装置可以促进多学科发展,也是顶级科学家的“孵化器”。
5月6日,上海光源举办同步辐射前沿发展暨上海光源开放十周年学术论坛。
上海光源是中国大陆第一台中能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由国家、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设,于2004年12月25日开工建设,2009年4月29日竣工,5月6日正式对用户开放,总体性能位居国际先进水平。
上海光源首批建成7条光束线站,2015-2018年期间,“梦之线”、蛋白质设施5线6站、SiP·ME2研究平台等陆续建成,目前共有15条光束线19个实验站开放运行。
如何通俗地理解这一大型装置的作用?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此前曾采访过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简单来说,光波具有衍射现象,在利用光来探测物体和分辨物体时,光的波长应当与物体的大小或物体之间的距离相当或更短。因此,科学家为了探索微观世界,需要选用更短波长的光(如X射线);而要穿透微观世界的黑暗,就需要更加明亮的光。
同步辐射光让这些科研需求成为可能。也因其一系列独特而优异的性能,被科学家称为继电光源、X光源和激光光源之后,第四次为人类的文明带来革命性推动的新光源。
比如宽谱,波长范围宽,从远红外到硬X射线连续可调,可根据不同需要选取相应波长的光。高强度和高亮度,是X光机的上万到上亿倍,可以大大提高研究能力和效率。
凭借这些“硬核配置”,上海光源吸引了大量用户。
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表示,截至2019年4月底,通过十年的运行开放,已运行开放的线站累计为用户提供实验机时超过34万小时,执行通过专家评审的课题近13000个;用户遍布全国各地,用户所在的单位数量已达到518家,其中高校262家、研究所162家、医院34家、公司60家;用户所在的研究组数量达到2778个,实验人员达41404人次,共计23254人,已形成了我国相对稳定的高水平同步辐射用户群体……
在高水平的用户基础上,上海光源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涵盖生命科学、凝聚态物理、化学、材料、能源、环境、地质、考古等学科领域。用户已发表期刊论文约5000篇,其中,Science、Nature、Cell三种顶级国际刊物的论文96篇,SCI-1区论文约1500篇。
上海光源支撑的用户科研成果瞩目。
其中一项成果被美国《科学》“十大科学突破”引用;一项成果入选欧洲《物理世界》十大突破;一项成果入选美国物理学会标志性进展;一项成果入选美国《物理评论》125周年49篇精选论文;一项成果入选美国化学会十大科研成果;六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四项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在结构生物学的研究上,上海光源一经投入使用立即改变了我国结构生物学家以往主要依赖国外同步辐射装置开展前沿领域研究的局面,支撑用户在膜蛋白、蛋白质复合物以及与禽流感、埃博拉、寨卡等流行病毒相关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中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成果。同时支撑用户在结构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以及功能基因组学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显著提升了我国结构生物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推动我国结构生物学研究快速迈向国际前沿。
在材料科学、催化研究、凝聚态物理、生物医学、环境科学、地质考古、文物研究领域上,上海光源也支撑产出了大批学科前沿研究成果。此外,上海光源在国家战略需求与重大应用方面也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澎湃新闻记者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获悉,上海光源线站工程(上海光源二期工程)于2016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其中X射线通用谱学线站已完成安装和通光,将于今年投入运行;另有多条用户投资线站在启动中。
预计到2022年,上海光源将有约35条束线和60个实验站投入运行。届时,上海光源年接待用户能力将超过上万人次。上海光源将与正在建设中的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及超强超短激光装置一起形成先进的光子科学研究中心。
施尔畏也透露,上海未来将在张江科学城核心区建立大型科学装置集群,这也将是中国迄今为止投入量最大、集中度最高的大型科学装置建设项目集群。
澎湃新闻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407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