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全国高能加速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战略研讨会暨用户年会”在沪开幕,来自国内的120家单位(其中院外单位89家)共472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等部门领导应邀出席了会议,中科院副秘书长吴建国主持开幕式。
会议开始由中科院张亚平副院长致欢迎辞和开幕词,他对上海光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合肥同步辐射装置和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及其用户取得的成就表示感谢和祝贺。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质量的建设、运行和开放,为开展科技创新研究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平台与手段;为吸引各领域高端领军人才,凝聚优秀人才,形成具有国际声誉的研究中心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对于提高我国科技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启动建设以及投入运行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经在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天文、同步辐射、散裂中子源、遥感、地质、海洋、生态、生物资源、能源和国家安全等众多领域取得了令国际科技界瞩目的成果。
中科院是承担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开放的主要力量,目前已建成并投入运行、正在建设和即将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达20余个。近年来,中科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并通过组织培训、管理研讨、专家实地审核等有效措施予以落实,有力促进了设施的高效运行和国家级科研平台的开放共享,促进了多学科的交叉研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规划明确在“十二五”期间优先安排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上海光源线站工程、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高能重离子加速器等加速器类设施均被列入,这些设施的建设将会更好地满足用户科学研究的需要。
开幕式后,赵振堂研究员、姜晓明研究员、田扬超研究员和肖国青研究员分别报告了上海光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合肥同步辐射光源、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近年来运行开放取得成果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会议还邀请用户专家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包括: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员的“禽流感病毒及跨种传播机制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谢毅教授的“Inorganic two-dimensional crystals: chemistr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张智勇研究员的“同步辐射技术在纳米材料环境毒理研究中的应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张玉虎研究员的“短寿命缺中子核质量精确测量”等12个报告。
分组报告也精彩纷呈,会议共安排了10个分会场、119个分会报告及25份墙报,研究领域覆盖了物理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医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化学化工、方法学等学科领域,充分展现了用户近年来在装置上取得的丰硕成果。(大装置部 供稿)
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讲话
中科院副秘书长吴建国主持会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常务副主任汲培文讲话
上海光源是我国大陆第一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既是粲物理能区国际领先的对撞机又是高性能兼用同步辐射光源;合肥同步辐射装置是我国第一台以真空紫外和软X射线为主的第二代同步辐射光源;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是我国重离子物理前沿及应用研究的基地。这四个设施均属高能加速器范畴,是国家投资建设、中国科学院负责运行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对国内外科研用户免费开放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四个设施投入运行后,大大提高了我国在物质科学前沿、物理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化学化工、医学、地球科学、资源环境等领域前沿研究的水平,促进了各学科的交叉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应用研究成果日益增多,多项重要成果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视察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第一届全国高能加速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战略研讨会暨用户年会于2011年8月25日-26日在北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