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第一篇CELL,揭示新冠流行变异毒株Omicron和Delta入侵机制
重要发现
2022年1月5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团队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王培毅教授团队等单位,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Receptor binding and complex structures of human ACE2 to spike RBD from Omicron and Delta SARS-CoV-2”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利用上海光源晶体学线站BL02U1及BL10U2首次解析了新冠病毒两个关键突变株Omicron 和Delta RBD区(关键受体结合区)与人ACE2(hACE2)的复合物结构,阐明了其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图1 揭示新冠流行变异毒株Omicron和Delta入侵机制
研究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COVID-19 大流行在世界范围内继续流行,并出现了许多突变株,这些突变株使得疫苗效力减弱、康复者面临再次感染风险,进而使疫情形势愈发严重、复杂,严重影响到人们日常的社会活动。新冠病毒突变株Omicron和Delta目前是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五种“关切变异株(VOC)”中最重要的两种。Omicron已在128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因此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其突变株刺突S蛋白上最关键的受体结合域RBD携带高达15个氨基酸突变,涵盖了Alpha、Beta、Gamma突变株具备的所有特征。Delta变异株是迄今发现的最具传播性的新冠变异株。深入理解Omicron和Delta突变株的识别受体和入侵细胞的机制是疫苗和药物研发的关键基础。
研究背景
研究团队首先通过流式细胞分析、表面等离子共振和假病毒入侵实验等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评估了五种VOC与hACE2的结合能力和假病毒感染能力。研究团队发现,与新冠病毒原型毒株(GISAD: EPI_ISL_402119)相比,Omicron 和Delta突变株的RBD与hACE2的结合能力没有明显变化。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团队为进一步探明Omicron RBD 和Delta RBD 与hACE2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团队解析了Omicron RBD/hACE2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3.4 Å)和X-射线晶体结构(3.0 Å),同时还获得了Delta RBD/hACE2复合物的X-射线晶体结构(3.35 Å)。
图2 Omicron RBD 和Delta RBD与hACE2复合物结构
结构分析表明,Omicron RBD上的Q493R和Q498R的突变使其周围的相互作用网络发生了重排,K417N, G446S, E484A, G496S和 Y505H突变均削弱了Omicron RBD与hACE2的结合能力,N501Y的突变使其与hACE2上的Y41位形成 π-π相互作用而增强其与hACE2的亲和力。DeltaRBD上的两个突变位点,L452R和T478K,从结构上看,两个位点不影响其与hACE2的结合,但是可能会影响抗体的结合,对部分现有抗体产生免疫逃逸。
展望
本研究揭示了目前最受关注的两个新冠突变株Omicron和Delta的RBD与hACE2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为疫苗研发和药物筛选奠定了分子基础。
相关研究成果以“ Receptor binding and complex structures of human ACE2 to spike RBD from Omicron and Delta SARS-CoV-2”为题发表在Cell, Cell 185(2022) 630–640。
联系人
BL10U2线站用户联系人:徐琴,xuq@sari.ac.cn, 02120304908
相关论文
Pengcheng Han, Linjie Li, Sheng Liu, Qisheng Wang, Di Zhang, Zepeng Xu, Pu Han, Xiaomei Li, Qi Peng, Chao Su, Baihan Huang, Dedong Li, Rong Zhang, Mingxiong Tian, Lutang Fu, Yuanzhu Gao, Xin Zhao, Kefang Liu, Jianxun Qi, George F. Gao, Peiyi Wang, Receptor binding and complex structures of human ACE2 to spike RBD from omicron and delta SARS-CoV-2, Cell, 185(4): 630–640.e10.(2022).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2.01.001]
附件下载: